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室新闻

沈松、许从飞、李洪军同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文章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17年4月9日,实验室2013级博士研究生沈松同学和2014级博士研究生许从飞、李洪军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沈松、许从飞和李洪军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沈松、许从飞和李洪军同学博士学位,并且认为沈松、许从飞和李洪军同学的博士论文均是优秀博士论文。

  沈松同学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于2011年免试进入本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联合治疗的纳米药物递送策略,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同步输送铂类药物和针对Notch1的小干扰RNA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Pt(IV)MNP/siNotch1。在动物模型研究中,该系统在杀伤肝癌细胞的同时有效减少CD133+肝癌干细胞的富集,显著抑制肝癌生长;(2)利用肿瘤酸度响应的“集束化”纳米颗粒同时输送CSF-1R小分子抑制剂BLZ-945和顺铂前药,该纳米药物在肿瘤酸性微环境快速释放BLZ-945和荷载顺铂前药的小尺度颗粒。前者直接被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摄取并抑制其功能,后者渗透到远离血管的肿瘤深处,杀伤肿瘤细胞,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许从飞同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12年免试进入本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的主要工作集中于研究阳离子脂质辅助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递送siRNA的药物递送系统并用于肿瘤治疗。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以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聚合物(PEG-b-PLA),辅以阳离子脂质(BHEM-Chol),通过双乳化法制备了包载靶向GLUT3的siRNA的CLAN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在小鼠皮下荷瘤模型中将siRNA递送到神经胶质瘤细胞和CD133+神经胶质瘤干细胞中,实现了对葡萄糖摄取、乳酸产生等代谢的抑制,有效抑制肿瘤生长。(2)以肿瘤酸敏感化学键(Dlinkm)桥联的聚合物PEG-Dlinkm-PLGA对CLAN纳米颗粒进行优化,制备了DCLAN纳米药物递送系统。DCLAN保留原CLAN纳米颗粒血液长循环和肿瘤富集能力,并通过Dlinkm化学键实现肿瘤部位酸响应PEG脱壳,增加肿瘤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另一方面,DCLAN用PLGA替代PLA,加速siRNA从颗粒向胞内释放,在整体上提高载药纳米颗粒对靶基因的沉默能力和肿瘤治疗效果。该论文研究结果对siRNA纳米药物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洪军同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12年免试进入本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的主要工作集中于研究抗肿瘤多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性能。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利用键合了顺铂前药分子的树枝状分子PAMAM和高分子自组装,制备了集束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iCluster。该iCluster可在血液中长循环,并在肿瘤弱酸性微环境响应性释放小尺寸颗粒,从而促进药物从肿瘤微血管向组织深部的渗透;上述iCluster在多种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更有效抑制肿瘤生长。(2)合成了对肿瘤微酸性敏感而发生亲疏水性变化的高分子PEG-b-PAEMA-PAMAM/Pt,构建了在pH 7.4下形成集束化自组装体,该组装体在pH 6.7下超敏去组装形成具有更强肿瘤组织渗透能力的尺度更小的纳米颗粒;当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非常迅捷的pH响应性能力,其尺度响应性变化比iCluster更快,敏感程度更高。相关研究结果也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PNAS以及ACS 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