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室新闻

孙春阳、刘洋和杜金志博士等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有关肿瘤基质pH响应“桥联”聚乙二醇-聚乳酸聚合物的研究论文

文章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时间:

   聚乙二醇-聚乳酸是一种传统嵌段聚合物,由于突出的生物安全性,被FDA批准用于药物和基因载体的设计。韩国Samyang公司研发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胶束化紫杉醇Genexol-PM,已经于2006年在韩国上市,并在多个国家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聚乳酸载体的聚乙二醇壳层会阻碍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减少进入细胞的药物含量,限制肿瘤生长抑制效果。因此,在保证体内安全性前提下,如何设计解决这一屏障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相关载体疗效的关键问题。

  研究显示,根据肿瘤组织微环境设计“桥联”聚合物,在肿瘤富集后通过桥联化学键降解使PEG从纳米颗粒表面“脱落”可以达到改善细胞摄取能力的目的。基于Warburg效应产生的肿瘤弱酸性pH环境,孙春阳等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肿瘤基质pH响应桥联化学键(Dlinkm)引入聚乙二醇-聚乳酸,得到了新型桥联聚合物聚乙二醇-Dlinkm-聚乳酸。桥联化的嵌段聚合物在自组装包载化疗药物后,可以延长小分子药物的体内循环性质,增强药物肿瘤被动靶向,并在肿瘤组织内借助PEG“脱落”提高细胞内活性药物含量,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同时,桥联体系对原有聚合物的结构改动小、合成路线简便、易于实施,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在体内具有与非响应性载体类似的生物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聚乙二醇-聚乳酸这一常见的药物辅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上述研究论文以“Facile Generation of Tumor pH-Labile Linkage-Bridged Block Copolymer for Chemotherapeutic Delivery”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n Press)。参与上述研究的还包括博士生曹志婷和许从飞同学。上述研究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